更新時間:2022-12-28 來源:黑馬程序員 瀏覽量:
埋點是數據采集的重要方式。通過在產品頁面上植入代碼,監控用戶行為(例:頁面加載、按鈕點擊等)。它主要是針對特定用戶行為或事件進行捕獲、處理和發送的相關技術及其實施過程。 用戶一旦觸發了該事件,就會根據埋點信息將相關數據上傳到數據服務器。
數據埋點功能實現的流程如下:
數據埋點的作用是指導驗證產品方案;深挖現狀背后的原因,指導產品優化迭代。 主要采集用戶信息、行為信息(瀏覽信息和操作行為)。
用戶信息:
了解用戶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城市、年齡、設備、網絡等。
行為信息:
1. 瀏覽行為:用戶瀏覽哪個頁面,停留時長等,根據對應頁面進行埋點可通過對頁面URL地址(原生則需要指定頁面)進行埋點。2. 操作行為:用戶對頁面上不同功能的操作行為,根據對應功能位置進行埋點,如點擊按鈕,選擇選項等。
由開發人員在觸發事件的具體方法里,植入多行代碼把需要上傳的數據上報至服務端。
優點:可以采集到豐富的用戶行為數據,精準定義功能事件靈活性高,可控制數據獲取的時機和方式。
缺點:工作量大,人力成本高,需要專人負責。發現錯漏無法快速事后補救,跨版本管理成本高,廢點會造成代碼垃圾也會影響性能。
適用場景:更適合需要精準的數據采集和控制的時候。
由于代碼埋點是為了支持獲得更精準的用戶行為數據,一般在
開發進行功能需求開發的同時一起進行相關代碼埋點。因此這里需要產品經理撰寫并提交埋點需求文檔。
可視化埋點(也稱為半自動埋點)是指開發人員除集成采集 SDK 外,不需要額外去寫埋點代碼,而是由業務人員通過訪問分析平臺的 圈選 功能來“圈”出需要對用戶行為進行捕捉的控件,并給出事件命名。
優點:無需開發支持,不懂代碼都可以方便的獲取分析數據埋點實時生效,數據獲取及時。
缺點:無法做到自定義獲取數據僅支持前端界面行為分析(如點擊次數),僅對可見元素采集信息。簡單的業務/產品,只需要了解點擊量等可以使用可視化埋點;
適用場景:方便其他崗位人員高頻及時定義并了解數據。
無埋點(全埋點)也稱為全自動埋點,是指開發人員集成 采集 SDK 后,SDK 便直接開始捕捉和監測用戶在應用里的 所有行為,并全部上報,不需要開發人員添加額外代碼;或者是說用戶展現界面元素時,通過控件綁定觸發事件,事件被觸發的時候系統會有相應的接口讓開發者處理這些行為。
優點:數據獲取全面,不會出現漏埋、誤埋等現象無需開發,先報數據后埋點。
缺點:數據只能采集點擊、展示等簡單用戶行為,無法掌握用戶身份信息和行為信息等 采集的數據量大,對用戶產品使用的消耗增大采集的數據需要二次梳理加工,后期數據加工壓力大。
適用場景:大部分只適用于pv/uv等較簡單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