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5-04 來源:黑馬程序員 瀏覽量:
PRD也叫產品需求文檔,是產品經理的基本功之一,必須會寫。市面上各種PRD模板,免費的付費的都有。所以本文就不再拘泥于這些表面文章,而是要跟大家聊聊PRD里面的核心內容到底是什么。
PRD文檔的作用,通俗來解釋,就是通過文字和圖形等內容來表達產品經理對產品的需求,并傳達給開發和設計人員,并在上線后將這些需求呈現在用戶面前。
一份PRD文檔,核心部分是頁面原型以及對原型的交互說明。光有原型還不夠,因為原型只能傳遞可視化的需求,而更多的需求和邏輯則是非可視化的,因此需要附加交互說明。
所謂交互說明,就是將產品所有的可視和非可視的邏輯規則通過文字的形式描述出來,是開發人員的工(shuai)作(guo)依據。一份合格的交互說明是可以有效的提高團隊溝通消息,降低溝通成本,避免風(si)險(bi)。
交互說明是頁面規則的描述,那到底有哪些規則需要描述呢?在這里,我們從兩個維度展開:數據和操作。
對一個頁面而言,給用戶的體驗就是兩件事:能看到什么?能做什么?前者,我們稱為數據,后者我稱為操作。因此,交互說明就是要描述出一個頁面有哪些數據,即數據規則,能做什么操作,即操作規則。
數據規則
數據,什么是數據?在數據規則里,漢字、數字、字母、字符、圖片、視頻、音頻、這些都是數據。在交互說明里,對數據規則的描述要包含以下幾點:
1. 數據怎么來的?是后臺上傳,用戶行為還是前臺寫死的數據?
2. 數據的顯示有什么限制?比如字符長度、顯示尺寸、行數等限制。
3. 數據在不同狀態下的顯示有什么區別?比如登陸和非登陸的狀態、會員和非會員的狀態、可用和不可用的狀態、互斥狀態、不同網絡條件等
4. 數據是否存在為空的情況?如果是,為空怎么顯示?比如頭像,如果用戶沒有上傳頭像,該怎么顯示?
操作規則
操作,什么是操作?在操作規則里,要說明用戶在頁面能做什么,操作反饋如何。操作+反饋才是完整的交互規則。在交互說明里,對操作規則的描述要包含以下幾點:
1. 用戶能做什么操作?比如輸入、點擊、滑動等。
2. 操作后有什么反饋?比如跳轉新頁面、彈框、toast、面板切換、動畫效果等。
3. 不同狀態下的操作有什么限制?比如登陸和非登陸的狀態、會員和非會員的狀態、可用和不可用的狀態、互斥狀態、不同網絡條件等。
4. 不同狀態下的操作反饋有區別嗎?具體有什么區別?
總結
對于不同的產品經理而言,原型的保真程度會不一樣,交互說明的格式也會不一樣。但是原則是一樣的:清晰的傳遞頁面需求。而頁面的需求都由數據規則和交互規則組成,按照剛上訴的思路去描述,可以保證對交互說明的全覆蓋,你也不怕被開發懟了。
猜你喜歡: